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沙子知识 >
栏目导航
新闻资讯
河沙上面的孔是怎么来的?

时间:2019-07-31 15:22 来源:互联网 点击量:

  中华沙子网讯;河沙在岩溶的早期阶段,石灰岩出露地表,发育成石芽、溶沟、漏斗和落水洞。地表水部分转入地下,循裂隙进行溶蚀。此时裂隙扩大不多,地面河流仍占优势。

 

  随着裂隙的不断扩大,岩体内形成许多独立的洞穴系统。在较大的洞穴系统内,地下水面的位置较低;较小的洞穴系统,地下水面的位置较高,一般无统一的地下水面。而随着洞穴充分发育,独立的洞穴逐渐归并,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并形成一个统一的地下水面。地下水面以上的溶洞干涸,地下水面附近的洞穴成为地下河。地面河流已大部转入地下,成为非常缺水的蜂窝状地面。

 

  此时也称为岩溶发育的青年期。由于地面继续受到溶蚀和侵蚀,地面逐渐被蚀低,洞顶崩塌而出露地表,地下河的某些河段也因顶板崩塌,出露地表,明流与暗流交替出现,最后地下河转变为地上河。

 

  河沙溶孔的形成原因如下:

 

  1.这些小孔,因溶解作用而产生。而岩石在长期的岁月中,内部的极细小的粘土矿物在受到压力或者烘烤等变质后,由原来泥晶状变成结晶完好的变质矿物,同时出现晶间微孔隙,增加渗流通道。

 

  2.另外,不稳定的变质物质又可在漫长的地史时期内发生次生变化,有利于溶解过程的进行。这些粒间和胶结物内的溶解孔隙能否被有效溶解和侵蚀,取决于岩石本身的溶解度和地下水的溶解能力,也与水温、压力、水中有机酸作用和深部热液活动有密切关系。而随着地下水的反复侵蚀,这些微孔隙就会逐渐的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