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砂石百科 >
机制砂饱和面干吸水率的试验方式

时间:2022-04-22 10:31 来源:互联网 点击量:

  机制砂替代天然砂广泛应用于混凝土行业已成为普遍现象,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机制砂相比天然砂,在物理性能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如机制砂颗粒的多棱角性、细度模数偏高、筛底高等。试验表明,机制砂中石粉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在不增加外加剂用量的前提下,达到近似混凝土出机状态,则需增加用水量。
 
  这说明机制砂中存在的石粉与混凝土需水量密切相关。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中,砂质量计算以烘干状态为基准,未考虑机制砂中石粉含量对混凝土需水量的影响。而在水工与公路工程中,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的砂质量计算以饱和面干状态予以计算,减少由石粉引起的用水量误差。由此准确测定机制砂的饱和面干吸水率显得尤为重要。
 
  GB/T14684-2011《建设用砂》规定,经除土处理,由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矿山尾矿或工业废渣颗粒,但不包括软质、风化的颗粒,俗称人工砂[4]。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及检验方法标准》规定人工砂为岩石经除土开采、机械破碎筛分而成的,公称粒径小于5.00mm的岩石颗粒。
 
  而JTG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中,定义人工砂为经人为加工处理得到的符合规格要求的细集料,通常指石料加工过程中采取真空抽吸等方法除去大部分土和细粉,或将石屑水洗得到的洁净的细集料。从广义上分类,机制砂、矿渣砂和煅烧砂都属于人工砂。
 
  并特别指出机制砂是由碎石及砾石经制砂机反复破碎加工至粒径小于2.36mm的人工砂,亦称破碎砂。从现行的标准规范可以看出,对机制砂形成的较统一观点为岩石经机械破碎形成的一定粒径范围下的细集料。